· 正 · 文 · 来 · 啦 ·
当地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生活,建立起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一方面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工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靠的是产业,而产业要兴旺、要发展、首先依靠的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创新发展最
强劲的动力。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到改善农户人居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都迫切的需要科技创新,需要有一帮懂农业爱农村关爱农民创新的人才队伍。
◆ ◆ ◆ ◆ ◆
植保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大短板,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植保机械化越来越迫切。
近年来,西华县无人机产业园各企业植保作业面积达630万亩,实现植保收入5000多万元,植保作业区域覆盖新疆、甘肃、安徽、黑龙江等22个省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刘立波介绍,西华县无人机产业园设立了飞防手培训中心,提供无人机基础知识概论、植保无人机操作手法、飞行安全知识、常见的病虫草害和无人机植保作业须知等课程。老农民成了专业飞防手,减少了“黑飞”,还天空一片净土。
◆ ◆ ◆ ◆ ◆
在红花集镇,一批90后无人机飞手,遥控20多架植保无人机一扫而过,正为抽青的小麦喷洒农药。
西华县联合产业园内企业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操作、跟班实习等办法,把全县400多名农民培训成无人机飞防能手,定向培养贫困户飞防手200名,签订植保施药用工合同,长期聘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飞防植保一线作业得到农户实质性认可,国家从各方面促进飞防发展进行扶持,飞防植保技术进入初步推广阶段。政府积极引导,企业组织培训,传统农民成专业“飞防手”
◆ ◆ ◆ ◆ ◆
无人机作为切入口,将率先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整合农林植保产业,利用工业科技研发和应用
优势打造科技助农新场景,信息化农资多方服务、以技术赋能、资源赋能、产业赋能的方式真正解决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道路上的痛点,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标准。
◆ ◆ ◆ ◆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无人机产业园说):乡村振兴和无人机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