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物流无人机”长期被认为是一个飘在云上的概念。而现在,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从较早入局的顺丰、京东,到厚积薄发的中国邮政、苏宁,各大电商物流企业纷纷强势入场,一场自下而上的无人机“智能革命”正向我们走来。无人机送货可以实现同城物流的加急业务和偏远地区快递业务,进一步开辟物流行业的细分市场,使物流网点、终端之间的流转获得更高效率,提升企业在配送领域的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庞大的快递队伍以及用工难已经成为众多快递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无人机送货,在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后,可以实现大量人力的节约。近两年来,亚马逊、顺丰、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快递企业纷纷开始进行无人机配送的实地测试。机器人送货,2015年11月,Skype旗下的Starship公司推出了一种专门用来小件货物配送的“盒子机器人”。“机器人盒子”配置了一系列摄像头和传感器,99%都是的自动操作,能够安全行走在人行道上,会在指定时间从物流中心出发,穿越大街小巷,来到顾客家门口完成快递任务。经过3000小时的测试之后,2016年3月,该种机器人将首先在纽约实现交付使用,计划在2017年启动全面商业运作。
从全球来看,自动化物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和科研技术发展的结果,并伴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的增加等而得到迅速发展。与传统物流系统相比,新技术新应用大大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与效率,形成对传统生产作业模式的一种颠覆:货物配送;客户在亚马逊完成购物并选择Prime Air 送货服务后,系统将会选择在附近的仓库,在完成自动拣货、自动装填无人机后,自主飞向用户目的地,客户仅需要将标记物放在附近空地即可完成对物流无人机的引导降落及抛物。
目前,受限于无人机自身的续航限制,一个独立的配送站很难实现大范围的配货服务,而这种接力配送站则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提供一定帮助。在专利中,无人机通过配送接力中转站,实现无人机与无人机、或是无人机与车、人之前的接力;同时,还描述了所要建造的“蜂巢”巨大无比,可在郊区、城市中建造,极大提升配送效率。在未来的3到5年,物流的人力及交通成本会上涨20%-50%,物流无人机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出现的。预测,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不久的将来,物流无人机将能够实现真正走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可能生活中一半以上网购的货物将经过物流无人机的“上帝之手”。科技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人类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相信抽根烟的功夫刚给娃买的奶粉从天而降将不在是新闻而是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无人机产业园说):未来,我们真的能用上物流无人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