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750亿元,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约为450亿元,而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就将达到约200亿元。也就是说,农业无人机未来有望占据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的“半壁江山”。所以,我们可以期待,当诸多痛点逐步得到解决,农业无人机市场或迎来快速“腾飞”,甚至取得更为积极的成果。
展望2019一总体规模将继续扩大
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以及作业量每年都呈倍增方式增加,2019年预计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将可能达到5-6万部,飞防植保作业面积近6亿亩,飞防作业比例将达到10%。
产品性能将继续提升
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植保无人机生产厂家对于飞防植保的认识愈加深刻,各种先进的技术持续被引进到植保无人机,如RTK定位技术、AI智能识别、果树作业模式、无人机空中规划等。随着植保无人机性能的稳定以及提升,用户的使用难度、作业成本持续降低,植保无人机彻底从2012-2014年的演示阶段进化到如今的批量化生产、百万亩作业,成为保障农业增收的先进生产工具。
从业人员将会越专业
在早期飞防的发展历程中,很多从业人员原本并不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反而是一些航模爱好者、无人机爱好者参与比例会更高一些。随着飞防发展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农业领域从业人员加入到飞防植保当中,例如农机商、农资商等,他们或者具备农机销售维修的丰富经验,或者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农业从业人员的加入是飞防发展的利好消息,能够让飞防应用范围更多、面积更广、少走更多弯路。农资商与植保无人机的结合,增加了客户依赖以及盈利项目,而且能够推动植保无人机与药剂的深度结合,为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范围扩展提供更多可能。
行业将更加健康
另外让人欣喜的是,各种行业标准开始应运而生,最近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开始牵头制定水稻、小麦的飞防作业标准,这为实际作业有标准可循提供了可能。同时,各种植保无人机作业企业标准、地方标准也都如雨后春笋,拔地而出。最后想说的是,植保飞防是一种真正解放生产力的先进农业工具,是农业生产当中的硬需求。飞防迅速发展的过程有大量的机会正在迸发出来,成为掌握土地资源、农产品资源的重要抓手。